肛裂的患者一般會出血,患病后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肛裂一般是齒狀線以下肛管皮膚層裂傷后形成的小潰瘍,可能是長期便秘、糞便干結等原因引起的。在排便時由于機械性創傷,會導致肛管的皮膚出現損傷,繼發細菌感染時會向下蔓延,導致肛管皮下膿腫,膿腫破潰后形成潰瘍,加上肛門后正中的血供比較差,使潰瘍不容易愈合。在排便時通常會出現疼痛、便秘和出血等癥狀,常在糞便表面或者是便紙上見到少量的血跡,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硝酸甘油軟膏、復方角菜酸酯乳膏、肛泰軟膏等藥物進行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長時間熬夜,多飲水,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比如大豆、紅薯、香蕉等,能夠促進胃腸道的蠕動,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還需要適度的清潔肛門,適當的進行提肛運動,能夠促進疾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