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性損傷的預防措施是:避免局部受壓、減少摩擦、促進血液循環、糾正低蛋白血癥。
壓力性損傷的預防措施
壓力性損傷主要見于偏癱臥床的患者,大部分腦血管病患者在后遺癥期,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壓力性損傷,壓力性損傷主要發生在皮膚嬌嫩和位置較低的地方,例如骶尾骨,坐骨結節,足跟部等。
1.避免局部受壓,要定時改變體位,并使用減輕壓力設備,一般1-2個小時翻身1次,對于水腫、出汗、惡病質的患者,需要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翻身1次,要應用氣墊床或者是高密度泡沫床墊。
2.要減少摩擦,要防止患者出現皮膚損傷。
3.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長期臥床的患者,要定時用紅花油按摩受壓處,可以舒筋活血增強皮膚抵抗力。
4.保證營養糾正低蛋白血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這樣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減少壓力性損傷的發生。
一般在飲食上要加強營養,增加優質、豐富的蛋白質食物攝入,適度補充維生素。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腦出血的預防措施對于中國人來說,腦出血最大的風險因素,還是高血壓,所以良好的血壓控制,是腦出血最重要的預防措施,血壓需要日常的血壓監測,而且通過長期正確的,進行藥物的控制,血壓控制的目標值是140/90毫米汞柱,達到這個目標值,然后再長期堅持穩定控制血壓。第二是通過控制高血糖,高血脂等腦動脈硬化的高危因素。第三,要通過自己不良習慣的改變控制,進行低鹽、低脂的飲食,適當地減輕控制體重,還有就是戒煙,避免每天兩次以上的飲酒,出血以后的病人,更是要盡量避免飲酒。另外最重要的因素是要遵從醫囑,定期的隨診和復查,及時地檢查治療措施是否有效,及時地發現不良的危險因素,及時得到控制。01:42
-
腦血栓的預防措施腦血栓預防措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危險因素的管控,第二個是藥物的預防。危險因素的管控主要包括常見的原因,引起腦血栓常見的原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另外有一些蛋白的異常,或者有一些自身免疫性原因引起的血管炎,當然包括心臟的疾病,例如心房顫動、動脈炎等等都是腦血栓的常見原因,所以要把這些危險因素管控好了。藥物治療也要根據腦血栓常見的原因進行相應的處理。如果是動脈硬化引起的腦血栓,我們主要是給予抗血小板治療。抗血小板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這些常用的抗血小板。那么對于一些心源性因素引起的腦血栓,我們可以給予一些抗凝治療。當然對于后期的康復處理,包括護理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腦血栓包括腦血栓的處理、危險因素的管控、恰當的藥物治療,必要的康復治療,還有加強護理等等。01:42
-
壓力性損傷的預防措施壓力性損傷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體位安置與變換,患者要選擇側臥位,要避免搖高床頭大于30度,半坐臥位和90度的側臥位,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皮膚耐受度,移動能力和所用支撐面的特征來決定翻身的頻率,翻身時應該抬起患者的身體,避免托、拉、拽。第二、通過體位變換來預防足跟部壓瘡,膝關節應該呈現輕度屈曲,一般是5-10度。第三、加強營養,為了預防壓力性損傷,患者應該加強豐富的蛋白質攝入,盡量通過消化道提供足夠的營養,進食困難的患者可以通過鼻飼或者靜脈補充,維生素在損傷組織愈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四、健康教育,為了避免壓力性損傷,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壓瘡的風險,鼓勵患者及家屬參與減輕壓力的干預措施,比如定時翻身,保持皮膚清潔等。語音時長 1:37”
-
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運動損傷主要是在運動的過程當中以及過程之后引起的損傷,一般來講主要是急性損傷以及慢性損傷。急性損傷是比較多見的,常常是在運動的過程當中出現的。對于急性運動損傷常常會引起局部的疼痛腫脹以及明顯的功能障礙,所以需要積極的采取預防措施。首先在思想上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明確的是不管哪一種運動都有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運動損傷,身體越強壯的運動員運動損傷也是非常常見的。在運動之前一定要積極的進行充分的熱身準備,能夠讓四肢的關節以及肌肉達到運動的狀態,在運動的時候要循序漸進,避免過度,避免暴力,逐漸的增加運動的強度以及運動的時間。另外還要穿合適的鞋子以及衣服能夠有效的避免運動損傷。語音時長 01:14”
-
腦出血預防措施腦出血的患者主要的發病原因是高血壓合并細小動脈硬化。高血壓的患者一定要規律的服用降壓藥,控制好血壓,不要隨意停藥。同時有明顯動脈硬化以及動脈狹窄的患者,應該規律的服用抗凝藥物以及調脂藥物。平常應該注意休息,不要情緒激動,少吃一些過于油膩的食物。
-
宮外孕怎么預防措施病情分析:預防宮外孕,首先夫妻雙方應該在身心健康的情況下進行備孕。如果暫時沒有備孕的打算,一定要做好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清宮和人流的幾率,再有就是積極治療婦科的炎癥,如陰道炎、宮頸炎和輸卵管炎。意見建議:建議平時一定要注意積極的鍛煉身體,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來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
壓力性損傷的預防措施壓力性損傷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體位安置與變換,患者要選擇側臥位,要避免搖高床頭大于30度,半坐臥位和90度的側臥位,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皮膚耐受度,移動能力和所用支撐面的特征來決定翻身的頻率,翻身時應該抬起患者的身體,避免托、拉、拽。第二、通過體位變換來預防足跟部壓瘡,膝關節應該
-
壓力性損傷的預防措施壓力性損傷,主要因長時間持續的壓力或壓力聯合剪力作用于皮膚或皮下組織而引發。為了有效預防此類損傷,我們需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首先,定期改變體位是預防壓力性損傷的關鍵,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應每1-2小時翻身1次,以減少同一部位受壓時間。此舉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