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沖穴一般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間,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觸及動脈波動處的位置。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也為輸穴,具有平肝息風、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等作用。太沖穴為臨床常用的穴位,與合谷穴合用時稱為開四關。按揉合谷穴和太沖穴可治療由于氣滯引起的現象,如胸脅脹滿、胃腹脹滿等。太沖穴配合谷穴、肝俞穴、膽俞穴等可以治療肝郁氣滯引起的失眠;配申脈穴、曲泉穴、陽溪穴等可以治療火熱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配心俞穴、巨闕穴、大陵穴、內關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行間穴、涌泉穴等可以治療痰熱擾心引起的癇證;配百會穴、囟會穴、上星穴、率谷穴、水溝穴、尺澤穴、間使穴、合谷穴等可治療由于肝風內動引起的小兒急驚風、小兒慢驚風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的按揉太沖穴,可以起到平肝息風、清熱利濕等作用,若需針灸,建議面診醫生,由醫生進行操作,不可私自進行,以免給身體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