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瀉的診斷包括醫生查體、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1、醫生查體:慢性腹瀉發病機制比較復雜,可能是感染因素引起,也有可能是對食物以及藥物過敏導致,典型癥狀有排便次數增多、腹部疼痛、黏液便等,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會出現腹部包塊、身體消瘦、里急后重、發熱等并發癥,首先需要讓醫生查體,對腹部體格檢查,并且還需要測量血壓,了解自身的具體情況。
2、實驗室檢查:包括糞便檢查、血液檢查等,糞便檢查主要對慢性腹瀉的診斷有一定的重要價值,能夠了解糞便中是否有分泌物,而血液檢查是做血常規以及胃腸激素,可以判斷自身的白細胞以及紅細胞是否出現了升高以及下降的情況。
3、影像學檢查:通常是做腹部CT檢查以及鋇餐灌腸,通過檢查能夠快速看清胃腸的黏膜是否出現了病變的情況。
除了以上診斷以外,同時還包括內鏡檢查等,通過檢查能夠了解病情的輕重情況。慢性腸炎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美沙拉嗪腸溶片、蒙脫石散、復方黃連素片等藥物治療,有利于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