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的概述:
三叉神經痛是以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出現的發作性劇痛為主要表現;女性略多,多在中年后起病,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疼痛部位常位于單側,右側多見;分布以三叉神經第Ⅱ、Ⅲ支分布區最常見,單純Ⅰ支痛者少見。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病因尚未明確,現有學說包括外周學說、三叉神經微血管壓迫學說和三叉神經脫髓鞘學說;中樞學說主要為癲癇樣神經痛學說。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可由腦干內腫瘤、脫髓鞘病、空洞癥、血管畸形、動脈瘤、膽脂瘤、聽神經瘤、顱底蛛網膜炎、鼻咽癌等導致。
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表現:
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患側面部的電灼樣、針刺樣、刀割樣或撕裂樣的疼痛,疼痛一般不會超過中線。每次發作時間可由數秒鐘到1-2分鐘后驟然停止,間歇期間一如常人,病情可逐漸加重,疼痛發作次數漸頻繁,甚至數分鐘發作一次,以致終日不止。觸摸患者面部某處皮膚可以誘發疼痛,嚴重者患者不敢洗臉、刷牙甚至不敢咀嚼。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
目前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一般常可以選擇卡馬西平,也可以考慮其他的同類藥物,比如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等。除了對癥止痛治療之外,還可以選擇營養神經的藥物進行治療,一般常用的藥物是甲鈷胺、維生素B12等。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可以考慮中醫的治療方法改善,比如可以進行針灸、理療。三叉神經疼的患者還會引起焦慮、抑郁等癥狀,還需要注意心理的護理,或者心理干預治療。對于頑固嚴重的三叉神經疼癥狀,可以考慮通過微創手術的治療方法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