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腸息肉是指腸黏膜表面突出生長的組織,在沒有確定病理性質前統稱為息肉。通常炎性息肉與腸道慢性炎癥有關,腺瘤性息肉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年齡因素跟腸息肉的發病率也有關系,腸息肉隨年齡增大而發病率增高;某些不良生活習慣跟腸息肉發生也有關系,比如長期進食纖維素含量低的食物、長期便秘等;有吸煙史的病人腺瘤性息肉發生率增高,另外腸息肉有遺傳傾向。
相關知識:
1、發生腸息肉確診手段有直腸指診,可觸及低位息肉;腸鏡檢查,可直視到息肉;鋇灌腸,有充盈缺損表現;腸鏡做病理檢查,可以明確息肉性質,是否有癌變。
2、腸息肉主要表現有大便表面帶血,或者有鮮血便;有繼發感染時,會有黏液便或者黏液血便;急性發病期,病人可有里急后重感、腹瀉便秘癥狀都可以出現。大息肉還可能引致腸套疊,甚至腸梗阻,所以腸息肉危害性很大。治療主要是進行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常識:
1、注意飲食,積極治療腸道疾病,包括病毒感染,慢性炎癥等。
2、年齡45歲以上的人群,每年應該常規做腸鏡體檢一次,防止發生腸癌。
3、保持大便通暢,防止發生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