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在中醫叫肝陽上亢、陰虛陽亢、陰陽兩虛、肝腎陰虛等病癥,可就醫詳查,明確病因后及時治療。
高血壓是西醫的疾病,中醫沒有高血壓這一名詞。高血壓是指動脈內血液壓力過高,與遺傳、生活習慣、年齡等因素有關,可導致患者出現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癥狀。因此,可屬于中醫的肝陽上亢、陰虛陽亢、陰陽兩虛、肝腎陰虛范圍。
肝陽上亢型一般是表現為頭暈、頭脹、口苦、心煩、舌紅、脈弦有力,陰虛陽亢型會表現為失眠、耳鳴、健忘、舌苔黃。陰陽兩虛主要表現為四肢發冷無力、腰酸、耳鳴、舌淡苔白,肝腎陰虛型表現為腰酸腿軟、耳鳴、手足心熱。
患者平時需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保證睡眠,多吃綠色蔬菜,如芹菜、韭菜、西蘭花等,促進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