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一個小時胎動3~5次算正常,若孕婦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胎動是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出現的各種活動,包括踢腿、伸手等動作,胎動的次數和頻率體現了胎兒在子宮內的狀況。胎動一般出現在妊娠18~20周時,一般情況下,一個小時胎動3~5次算正常。如果胎動次數過多或過少,都可能表示胎兒存在問題。因此,孕婦在妊娠期間,要密切關注胎動的次數。
大部分初產婦在剛剛感受到胎動時,會感覺到胎動若有若無,隨著胎兒的不斷長大,胎動會變得有力、規律。胎動頻繁可能是孕婦進食、精神過度緊張、胎兒輕度缺氧等原因引起的,胎動減少則可能是母體供氧不足、患有糖尿病、嚴重貧血等原因。
孕婦在妊娠期間,應注意補充葉酸,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比如豬肝、羊肝、菠菜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減少焦慮、抑郁、生氣、憤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保持樂觀的心態,有利于孕期健康,有助于胎兒的生長和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