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囟門凹陷常發生于嬰兒,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情況:正常生理現象、缺乏維生素D、水分丟失過多等原因。
1,正常生理現象:正常足月產的寶寶出生時頭圍是33-34cm,前3個月頭圍增長6cm,出生以后要監測頭圍變化。后囟門通常是在出生后6-8周關閉,如果有較小凹陷,原因在于頭顱骨交接處可能會出現局部凹陷,不超過0.5cm,通常屬于正常情況。
2,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磷的吸收和利用。如果維生素D缺乏,將造成鈣、磷代謝紊亂,寶寶囟門閉合可能較晚。建議在以上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同時可以適當的給予鈣劑,以及微量營養素,如鋅、鐵等,促進骨骼的生長。另外,多曬太陽,要保證兒童的戶外活動時間每天在1-2小時以上,并且可以逐步延長曬太陽的時間。
3,水分丟失過多:寶寶出現腹瀉、嘔吐、大量出汗的病癥,身體丟失過多的水分時腦室的腦脊液也會減少,壓力降低囟門就會明顯凹陷。建議在溫開水中放入少許食鹽,至平時煮湯的鹽味道即可,還可以用口服補液鹽按醫生囑咐或說明書沖服,少量多次服用,給寶寶進行口服補液。
如發現寶寶后囟門凹陷,建議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接受專業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