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念珠菌病的癥狀多樣,治療方法也需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如果皮膚褶皺處感染念珠菌,如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常出現邊界清楚的紅斑,紅斑基礎上可能有糜爛、滲出,周邊還可見散在的紅色丘疹、丘皰疹,患者會有明顯的瘙癢感和灼熱感。如果指(趾)間感染,皮膚會發白、浸漬、糜爛,伴有瘙癢和疼痛感,嚴重時可出現滲液。如果是甲念珠菌病,指甲或趾甲顏色改變,如變黃、變白、渾濁,甲板增厚、表面凹凸不平,甲下可能有碎屑堆積,嚴重時指甲可能變形、與甲床分離。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其具有強效的抗真菌作用,可抑制念珠菌的生長和繁殖。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聯合口服抗真菌藥物,如伊曲康唑膠囊、氟康唑膠囊等。但口服藥物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肝腎功能損害等。
在治療過程中,要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盡量避免皮膚處于潮濕狀態,如勤換洗衣物。穿寬松透氣的衣物,避免緊身衣物導致局部皮膚不透氣。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衣物等,防止交叉感染。
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請咨詢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