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臨床上指發熱,老人發熱考慮是細菌性感冒、甲型流感、支原體肺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過物理方式、應用藥物等方法改善,一旦患病,應及時就醫。
1、細菌性感冒:
此疾病是細菌侵犯上呼吸道所致,可以發生在各個年齡段,隨著細菌數量的不斷增多,會引起咽喉腫痛、刺激性干咳等癥狀,也會使體內的產熱大于散熱,引起發熱。出現發熱后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對額頭或腋下進行冷敷,可以促進毛細血管收縮,有利于降低體溫。也可以遵醫囑在餐前或餐后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顆粒、頭孢呋辛酯顆粒等藥物治療,規范用藥,能夠起到抗細菌活性的作用。
2、甲型流感:
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患病后會對上呼吸道造成刺激,從而引起咽痛、咳嗽等癥狀,也會在體內產生致熱因子,可以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引起發熱。也可以遵醫囑口服利巴韋林顆粒、鹽酸伐昔洛韋膠囊、磷酸奧司他韋顆粒等藥物治療,能夠發揮抗病毒的作用。由于該病具有較高的傳染性,所以日常生活中應規范佩戴口罩,避免與他人近距離接觸,以免造成疾病傳播。
3、支原體肺炎:
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肺炎,患病后會產生炎性滲出物,主要表現為持續性咳嗽、咳痰等癥狀,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會導致體內的產熱與散熱失衡,從而引起老人發熱。患病后可以遵醫囑用溫水送服四環素片、阿奇霉素分散片、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等藥物治療,恢復期間需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也需要保持合適的溫度以及濕度。
4、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該疾病會因為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而導致身體的新陳代謝亢進、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從而出現輕度發熱、心慌、手抖等癥狀。可以遵醫囑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巰咪唑片、甲亢靈片等藥物治療,規范用藥,可以抑制甲狀腺激素分泌,有利于控制病情。由于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平時應避免吃高碘食物,比如紫菜、蝦皮、海帶等,以免延長恢復期。
5、系統性紅斑狼瘡:
患病后體內會產生大量的自身抗體,使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從而引起全身多臟器和組織受損,也會引起老人持續性發熱、全身乏力等癥狀。可以遵醫囑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潑尼松片、甲潑尼龍片等糖皮質激素藥物治療。由于該疾病會導致免疫能力低下,所以應避免去往人員密集場所,以免增加傳染性疾病的風險。
無論哪種因素引起的上述現象,均應重視起來,平時不可以盲目輕信偏方,更不可以濫用藥物,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