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的典型表現一般是呼吸困難、發紺、精神神經癥狀以及循環系統癥狀等。
呼吸衰竭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嚴重障礙,使靜息狀態下亦不能維持足夠的氣體交換,導致低氧血癥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癥,進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和相應臨床表現的綜合征。呼吸衰竭患者最早出現的癥狀就是呼吸困難,表現為呼吸頻率、節律和幅度的改變。如中樞性呼衰呈潮式、間歇或抽泣樣呼吸。發紺是缺氧的典型表現,當動脈血氧飽和度低于90%時,可在口唇、指甲、舌等處出現發紺。發紺的程度與還原型血紅蛋白含量相關,常受貧血影響。急性缺氧可出現精神錯亂、躁狂、昏迷、抽搐等癥狀。如合并急性二氧化碳潴留,可出現嗜睡、淡漠,甚至呼吸驟停。
嚴重呼吸衰竭對肝、腎功能都有影響,如部分病例可出現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與血漿尿素氮升高;個別病例可出現蛋白尿、紅細胞尿和管型尿。因胃腸道黏膜屏障功能損傷,導致胃腸道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滲血或應激性潰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如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