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通過血常規檢查、肝功能檢查、B超檢查、磁共振胰膽管造影、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等方式檢查膽結石,患病后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1、血常規檢查:
如果患有膽結石,在進行血常規檢查時,會使白細胞計數異常升高,還會使中性粒細胞的指標也發生變化。
2、肝功能檢查:
當膽結石引起膽管梗阻時,會使患者出現右上腹疼痛、寒戰、鞏膜以及皮膚黃染等癥狀,如果進行肝功能檢查時,提示肝功能異常,可診斷為膽結石。
3、B超檢查:
在進行B超檢查時,如果顯示有強回聲光團,同時有暗區,可考慮是膽結石引起,并且通過此檢查方式,還能夠明確觀察結石大小和部位,了解是否有合并膽道梗阻的情況。
4、磁共振胰膽管造影:
通過此項檢查方式,能夠清晰地顯示肝內膽管結石分布,同時還能夠觀察出膽管系統擴張和肝實質的病變,對肝內膽管結石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5、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
通過內鏡直觀觀察膽管的方式,能夠發現可疑病變,并且還能夠在膽囊內見到結石所引起的透亮區,有助于明確結石大小。
不管是進行哪項檢查,在檢查過程中都應積極配合醫生,有助于提高檢查結果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