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在臨床中是指采靜脈血,采靜脈血之后有淤青考慮是采靜脈血時操作不當、按壓時間不足、按壓時揉搓、維生素K缺乏癥、血小板減小性紫癜等原因引起的,應根據不同原因做針對性處理,身體出現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
1、采靜脈血時操作不當:
采靜脈血時,如果護士操作不當,手法過重,則會對血管壁造成損傷,導致局部血液滲漏,引起皮下有淤青。護士在操作時應嚴格按照規范的操作方式進行操作,可減少此種情況的發生。
2、按壓時間不足:
采靜脈血后,如果按壓時間不足,則穿刺部位仍然會有少量血液滲出,從而引起皮下淤血,使皮膚上出現淤青或瘀斑。采集靜脈血后,應使用棉簽對穿刺部位進行按壓,適當多按壓一會,能夠減少癥狀的發生。
3、按壓時揉搓:
采集靜脈血后,按壓穿刺部位時,如果對穿刺部位過度揉搓,則會使流出的血液滲透到皮下組織中,引起穿刺周圍的皮膚淤青。在按壓時應避免揉搓,可以減少淤青的癥狀。
4、維生素K缺乏癥:
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K,則凝血因子活性會下降,從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礙,在采靜脈血之后,會有淤青的癥狀??梢栽卺t生的指導下使用維生素K1注射液、多維元素片、維生素K1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5、血小板減小性紫癜:
血小板減小性紫癜通常是免疫力下降、遺傳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一般會出現自發性皮膚和黏膜出血,采集靜脈血之后,容易在皮膚上出現淤青。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醋酸潑尼松片、甲潑尼龍片、環磷酰胺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患者在采集靜脈血48小時之后可以使用熱毛巾對局部進行熱敷,能夠提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可以促進機體對淤血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