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我出現了發燒的情況,測量體溫時是38.7℃,當時我出現了頭暈、頭痛、肌肉酸痛的癥狀,于是就去醫院打了一針退燒針,可能是病情嚴重的原因,沒過多久又出現了發燒的情況。我想服用退燒藥,但是不知道打完退燒針后多久可以吃退燒藥,怕過早吃退燒藥,誘發一些不良反應。于是我就查詢各種資料,還咨詢了醫生,了解了打完退燒針后吃退燒藥的時間,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當機體就到細菌或病毒的感染,會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紊亂,會出現發燒的癥狀。如果體溫高于38.5℃,并且出現了不適癥狀,可以打退燒針也可以服用退熱藥,這種藥物中含有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復方氨林巴比妥等成分,對降低體溫有作用。但是退燒針和退熱藥不能夠同時使用,如果同時使用會出現藥物疊加的情況,還有可能會誘發一些不良反應。一般在打完退燒針的4~6個小時后才可以服用退熱藥,因為此時的藥物成分已經被機體逐漸吸收或代謝,會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
退燒的小妙招:
1、毛巾擦拭:可以使用濕毛巾對額頭、腋下、手心、腳心等部位進行擦拭,可以每間隔兩小時擦拭一次,能夠起到物理降溫的作用。
2、泡溫水澡:可以在40℃的溫水中泡溫水澡,泡澡時間約20分鐘,這樣能夠打開皮膚毛孔,有助于散熱。
通過這次就診的經歷,我深刻體會到身體健康是多么的重要,我也了解到服用藥物時必須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