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急一般不能憋尿。
首先,尿是人體腎臟的代謝產物,通常會包含水、氯化鈉、硫酸根、肌酐、尿酸等,長時間的憋尿,可能會使尿液中的物質沉淀,形成結石,導致患者尿不盡、排尿困難、排尿疼痛等,而且結石可能會造成泌尿系統梗阻,提高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
其次,頻繁的憋尿可能會使膀胱的敏感度降低,導致膀胱對于尿量以及是否有尿意感覺不再靈敏,可能會出現尿床、漏尿、尿頻等癥狀。如果是嬰幼兒可能很難發現,但是如果年齡比較大或者是成年人,可能會對工作、生活以及社交帶來一定的影響。
最后,長時間的憋尿導致膀胱長期處于充盈的狀態,可能會使肌肉變薄,力量下降,導致出現尿不盡、尿滴瀝等癥狀,而且還可能會導致上尿路壓力過高,使輸尿管擴張,影響尿液的運輸,從而破壞腎臟的功能。
綜上所述,尿急一般是不能憋尿的。如果在外出或者是不具備上廁所的條件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少飲用一些水,這樣就能降低上廁所的頻率,盡量減少憋尿的次數。對于嬰幼兒護理人員需要幫助養成定時排尿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