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身體對感染或炎癥的一種常見反應,科學測量體溫并妥善應對是保障健康的關鍵,具體如下。
一、測量體溫的方法
準確測量體溫是判斷發熱的第一步。常用的測溫方法有:
1、腋下測溫:將體溫計水銀端放于腋窩深處,緊貼皮膚,屈臂過胸夾緊,測量5~10分鐘后取出讀數。
2、口腔測溫:將體溫計的水銀端放入舌下,閉緊口唇,測量3分鐘后取出讀數。
3、直腸測溫:患者取側臥位,將體溫計插入肛門內達體溫計一半,測量3分鐘后取出讀數。
二、發燒的應對策略
測量體溫后,若體溫超過37.5攝氏度,則視為發燒。應對措施包括:
1、藥物降溫:若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或出現不適,可考慮使用退燒藥。常用的退燒藥有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兒童還可選用美林(布洛芬混懸液)。務必按說明書或醫囑使用。
2、物理降溫:可用濕毛巾敷額頭或使用退熱貼幫助散熱。
3、補充水分:發燒時容易出汗,需多喝水以防脫水。
4、觀察癥狀:注意是否有咳嗽、喉嚨痛等伴隨癥狀,以便及時就醫。
5、休息充足:發燒時身體需要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發燒可能是多種疾病的癥狀,正確處理發燒的同時,也應及時就醫,找出發燒原因并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