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臨床上指慢性乙型肝炎,親嘴一般是接吻。和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人接吻如果口腔內黏膜無破損,一般不會傳染,如果口腔內黏膜有破損,可能會傳染。
慢性乙型肝炎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肝臟疾病,通常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對熱、低溫等均能耐受,具有較高的傳染性,可以通過血液、性接觸進行傳播。如果與患者進行接吻過程中口腔內黏膜無破損,通常無傳播途徑,所以一般不會感染疾病。如果與患者接吻過程中口腔內有黏膜破損,乙型肝炎病毒則會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進入體內,從而誘發慢性乙型肝炎。
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后,隨著乙型肝炎病毒數量的不斷增多,會對肝臟部位造成反復刺激,也會出現肝臟功能下降引起食欲缺乏、腹脹等癥狀,也有可能會有肝病面容、肝掌等現象,應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韋片、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等藥物治療,如果病情發展至終末期肝硬化,符合手術條件時,可以通過肝臟移植手術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