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口腔黏膜病的癥狀有黏膜斑塊、丘疹、糜爛、潰瘍、壞死等。
口腔黏膜病指的是口腔某一部位黏膜的正常色澤、外形、完整性與功能等發生改變的疾病。病因和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多數尚未完全明確,且除少數類型和局部因素,如口腔黏膜受創傷、刺激等有關外,大多數與全身因素相關,包括免疫異常、精神緊張、遺傳、感染、內分泌紊亂、營養代謝不良、消化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等因素所致。會導致患者口腔黏膜出現斑塊、紅腫、疼痛、丘疹、糜爛、潰瘍、結節、皸裂、壞死等癥狀。
出現上述癥狀需要積極就診于正規醫院的口腔黏膜科,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如氟康唑、阿昔洛韋、潑尼松、硫唑嘌呤等,還可以配合復方氯己定含漱液、復方硼砂含漱液等含漱治療。必要時可以考慮進行物理治療,如激光治療等。
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每天早晚刷牙,要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日常不要吃過分甜膩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可以吃些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建議每年做一次口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