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這一常見的臨床癥狀,在血常規檢查中主要通過幾個關鍵指標來判定。首當其沖的是血紅蛋白濃度,它是紅細胞內負責運輸氧氣的主要成分,成年男性正常參考范圍為120-160g/L,成年女性為110-150g/L。若血紅蛋白濃度低于這些范圍,則可能提示貧血的存在。
緊接著,紅細胞計數也是不容忽視的指標。它反映了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與身體攜帶氧氣的能力息息相關。當紅細胞計數減少時,往往伴隨著貧血的發生。
此外,紅細胞平均體積、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及濃度等指標,在貧血的類型鑒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比如,紅細胞平均體積的降低可能指向缺鐵性貧血,而升高則可能與巨幼細胞貧血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血常規檢查僅是貧血診斷的起點,而非終點。一旦發現異常,進一步的檢查如血清鐵、鐵蛋白等是必不可少的,它們能幫助醫生更準確地判斷貧血的原因和類型。
在治療貧血時,藥物的選擇應根據貧血的具體類型和原因來定。例如,缺鐵性貧血可能需要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而巨幼細胞貧血則可能需要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然而,具體的治療方案必須遵循醫生的指導。
貧血的診斷和治療是一個綜合的過程,需要患者和醫生的共同努力。面對血常規的檢查結果,患者應保持理性,及時咨詢醫生,并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治療和復查,以期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