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主要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由于可涉及心、肺、胃、肝、腎等多個臟腑,所以其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一般可有紅、腫、熱、痛、煩等表現,具體如下:
1、心火:
患者可表現為心煩易怒、失眠多夢、反復的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燥咽干、小便短赤、形體消瘦等,嚴重者甚至可出現狂躁譫語、神識不清、吐血、鼻出血等。此外患者還可伴有發熱、口渴、面紅舌赤、苔黃脈數等。
2、肺火:
患者可表現為干咳無痰或痰濃色黃、痰稀色清,此外也可表現為咽喉腫痛、大便干燥、潮熱夜間出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或干、苔黃、脈數等。
3、胃火:
患者可表現胃脘灼熱疼痛、按之加重、反酸、燒心、容易饑餓、食入即吐,也可表現為口干口苦、喜歡喝冷水、小便短黃、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部分患者還可有牙齦腫痛潰爛、牙齦出血、口臭、干嘔呃逆等表現。
患者出現上述上火的表現后應及時就診,由專業醫師對患者進行望聞問切等體格檢查。必要時,還可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西醫聽診、相關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等,以幫助進一步明確病因。待明確病因后患者應及時進行治療,可遵醫囑應用藥物治療,如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止痛功效的京制牛黃解毒片等,也可輔助針刺、推拿、刮痧等療法,對治療上火也有一定的效果。
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用藥知識,請咨詢醫生或藥師,在其指導下進行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