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腸道健康往往被忽視,腸道問題可能隱藏著許多疾病的風險。平時應該定期去醫院進行腸鏡檢查,能夠了解腸道的健康狀況,還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于這種檢查,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清楚這種檢查能夠檢查出哪些疾病,我在這里詳細的給大家科普一下。
那么,腸鏡到底能檢查出哪些疾病呢?
1、大腸癌:這是腸鏡最常能診斷的疾病之一,通過腸鏡,醫生可以直觀地觀察到腸道內的腫瘤,并進行組織活檢,確定是否為惡性。
2、腸息肉:腸息肉屬于一種良性病變,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療容易惡化,腸鏡可以及時發現并摘除息肉,防止其進一步發展。
做腸鏡檢查期間,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積極配合:在檢查過程中,患者需要采取左側臥位,腹部放松并屈膝。根據醫生的指示,可能需要更換體位。如果在檢查過程中出現劇烈或難以忍受的疼痛,應立即向醫生說明。
2、注意空腹:腸鏡檢查需要排空腹部,做檢查前一天晚上,10點以后不要吃任何食物,也不要喝水,有利于清理腸道,如果腸道中有食物,會影響腸鏡檢查結果。
腸鏡不僅能診斷疾病,還能進行鏡下治療,如息肉摘除、止血等。所以,當你有腸道不適,或者需要進行大腸疾病篩查時,不要猶豫,選擇腸鏡,選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