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了病史的采集,采集詳盡的病史是診斷心律失常的第一步,盡量讓患者描述心律失常的誘發因素,終止情況,發作時的感受以及產生的影響。
進行體格檢查,心律失常時患者心率和節律是否有異常的改變。
心電圖作為一項最基本的無創性技術檢查,體表心電圖是診斷心律失常最普遍最便捷的方法,其在診斷心律失常和傳導障礙方面的價值尚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常規心電圖對于癥狀短暫的心律失常和不明原因暈厥的診斷率僅為2%-11%,動態心電圖卻能提供連續24小時及以上的心電圖記錄,信息量比常規心電圖增加千倍,而且攜帶方便,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受影響。
運動試驗,激發心律失常運動試驗的原理是通過改變機體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體內微環境增加心律失常的發作幾率,從而查明心律失常。
經食道電生理檢查是應用食管與左心房緊密相連的解剖學特點應用程序刺激的方法在食管內間接起搏心臟,達到檢查治療和研究心律失常的目的。無創性電生理檢查目前臨床相對應用比較廣泛一些。
心內電生理檢查是借助靜脈動脈植入到心腔內不同部位的電極導管采集各部位的電信息,結合心臟解剖學電生理學知識綜合判斷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