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一般指乙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不可以自愈轉陰,需積極就醫接受治療。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一種傳染病,主要為母嬰傳播、性傳播、血液或體液傳播。臨床上以疲乏、食欲減退、厭油膩、肝功能異常為主要表現,部分病例可出現黃疸、發熱。本病多呈慢性感染,如未及時治療或治療效果不佳可能會發展為重型肝炎、淤膽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所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不可以自愈轉陰,患者需積極就醫接受治療。
建議患者出現疲乏、食欲減退、厭油等癥狀時及時就醫咨詢。就醫后,醫生首先會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判斷有無異常體征。之后可能建議其做肝功能、病原學檢查、血常規、尿常規、甲胎蛋白、影像學檢查、肝組織穿刺活檢等,以明確診斷及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