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織炎硬塊一直不消,一般可以通過口服類藥物進行治療,比如頭孢克洛分散片或羅紅霉素膠囊來治療。蜂窩織炎系皮下組織、筋膜下、肌間隙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感染,可分為產氣性皮下蜂窩織炎,口底、頜下蜂窩織炎等。
蜂窩織炎是一種以細菌為致病菌的全身反應炎癥。其皮膚癥狀不明顯,多有高熱、全身癥狀等表現。早期可以應用紫外線、紅外線可促進膿腫局限,消炎,膿液排出后可選擇透熱法,如超短波、微波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肉芽組織生長,加快創口愈合。
蜂窩織炎常見病原菌為溶血性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少數可由流感桿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等引起。原發性者細菌通過皮膚小的損傷侵入皮下;繼發性者通過其他局部化膿性感染直接擴散或由淋巴、血行感染所致?;瘜W物質直接注入皮內也可導致急性蜂窩織炎。好發于發生皮膚創傷者,細菌易通過皮膚創口侵入或經血液及淋巴途徑而發生感染。
產氣性皮下蜂窩織炎,多發于下腹與會陰部,多由于皮膚受傷且被嚴重污染,細菌侵入組織而發生。病變多局限于皮下組織,不侵及肌層;口底、頜下蜂窩織炎多見于小兒,多起源于口腔或面部。來自口腔感染時,炎癥可導致喉頭水腫,壓迫氣管而引起窒息,可危及生命。表現為頜下皮膚發紅、發熱、腫脹,可伴有高熱、呼吸急促、吞咽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