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肚子疼一般指的是月經期腹痛。月經期腹痛、還想吐考慮是激素水平變化、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胃潰瘍、膽囊炎等原因所致,需要針對不同原因選擇不同方式改善。一旦有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1、激素水平變化:
女性在來月經的時候,體內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可能會改變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引起胃腸道不適,比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隨著子宮內膜脫落,還會伴有輕微腹痛。這種情況屬于正常現象,一般無需做特殊處理,可以逐漸自行恢復。在此期間需要加強生活管理,注意清淡飲食,同時還需要規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態。出現腹痛的情況后,可以使用掌心對局部進行順時針按揉,每次按揉15分鐘左右,可以輔助改善癥狀。
2、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病后會導致胃腸蠕動功能減慢,影響食物的消化與吸收,使患者出現腹痛、腹脹、惡心等癥狀。如果月經期間出現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情況,也會引起腹痛、還想吐的情況出現。此時可以遵醫囑服用大山楂丸、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藥物進行治療。用藥治療期間,還應堅持進行一些運動鍛煉,比如慢跑、健身操等,能夠加快胃腸蠕動速度。每天運動時間應保持在30分鐘左右,對身體恢復有幫助。
3、急性胃腸炎:
是指發生在胃腸道部位的急性炎癥,如果女性在月經期間吃了變質或者是沒有處理干凈的食物,就容易誘發該病,引起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出現。此時可以遵醫囑應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蒙脫石散等藥物進行治療。應用藥物時,可以遵醫囑選擇餐后服用,能夠減少對胃腸道刺激。
4、胃潰瘍:
是指發生在胃內壁或更深層部位的潰瘍性病變,在食物和胃液的不斷刺激下,會使患者出現腹部疼痛的情況,同時還會伴有反酸、惡心、嘔吐等臨床表現,嚴重者甚至會誘發吐血或黑便。若女性本身患有該疾病,月經期間也會出現不適癥狀。此時可以遵醫囑應用膠體果膠鉍膠囊、枸櫞酸鉍鉀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用藥時建議遵醫囑與吃飯的時間間隔15~30分鐘,以免導致食物和藥物混合在一起,影響藥效發揮。
5、膽囊炎:
是發生在膽囊部位的炎癥,主要考慮與膽道梗阻或感染有關,表現為上腹部劇痛、惡心、嘔吐等。若女性在月經期間本身患有膽囊炎,也會出現腹痛、還想吐的現象。患病后可以遵醫囑應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熊去氧膽酸片、消炎利膽片等藥物進行治療,用藥時可以遵醫囑使用38℃左右的溫水送服。
女性在月經期間需要加強個人衛生,注意每隔2~3小時更換一次衛生巾,每天更換一次內褲,保持外陰部位清潔,能夠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