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臨床上指發熱,化療后下午至晚上發熱考慮是腫瘤細胞壞死、感染、肝功能損傷等原因導致。
1、腫瘤細胞壞死:
化療一般是通過全身或局部使用化學藥物殺滅腫瘤細胞的一種方式,可以用于治療各種癌癥。在化療過程中會使局部的腫瘤細胞發生壞死,也會在體內產生致熱原,從而出現發熱現象。此時可以選擇冷敷等物理方法改善,一般隨著時間的不斷延長,癥狀可逐漸減輕、消失。
2、感染:
由于臨床上使用的化療藥物均有細胞毒性,化療期間患者的身體免疫力比較低,此時受到病原體侵襲,則會誘發感染,出現感染會使體內的產熱大于散熱,引起發熱。如果體溫超過38.5℃,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布洛芬顆粒、對乙酰氨基酚膠囊、吲哚美辛膠囊等退熱藥物治療。
3、肝功能損傷:
由于化療過程中會直接破壞細胞結構,對增殖旺盛的細胞損傷比較大,若肝臟功能受到損傷后身體會出現應激反應,引起體溫上升。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護肝片、甘草酸二銨膠囊、谷胱甘肽片等保肝護肝的藥物治療。
除了以上常見原因外,還有可能是腎損傷、肺部損傷、心臟損傷等原因導致,若不適癥狀持續出現,需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