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肝囊腫是指影像學檢查時囊腫沒有出現明顯的占位,主要考慮與肝囊腫、肝血管瘤、血吸蟲肝病等原因有關。
1、肝囊腫:
肝囊腫是指肝臟上出現囊泡狀病變,多為良性疾病。在進行影像學檢查時多顯示為不規則的透聲區,內層存在肉芽增生,并不屬于占位性疾病,所以多提示為低密度。無臨床癥狀的患者,可配合醫生進行隨訪復查。如果囊腫持續增大,建議配合醫生進行肝切除術或腔鏡下囊腫開窗術進行治療。
2、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指肝臟血管畸形構造形成的團狀結構,大多數患者無明顯的臨床不適癥狀。但血管瘤如果直徑超過5cm或發生在肝臟左葉,有可能會引起腹痛、飽脹感等癥狀發生。同時肝血管瘤不會出現占位性病變,所以也有可能會引起影像學檢查時顯示低密度肝囊腫的情況發生。患者可根據自身病情的進展,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手術介入治療的方式進行改善。
3、血吸蟲肝病:
血吸蟲肝病是指血吸蟲寄生在門靜脈系統所引起的肝臟疾病,發病期間也有可能會導致影像學檢查結果異常。患者臨床通常會伴隨肝臟按壓痛、腹瀉、腹水等癥狀發生。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阿苯達唑片、吡喹酮片、甲苯咪唑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除以上常見的原因外,還有可能與肝囊腺瘤的因素有關。建議患者積極配合醫生查明具體的原因,遵醫囑進行規范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