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的傍晚,我像往常一樣和好友在公園散步,突然間,他的腳步停了下來,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我以為他只是累了,想要休息,但他卻對我說自己好像越來越模糊了,隨后就陷入了昏迷。
我立即撥打了急救電話,在去醫院的途中我向醫生咨詢朋友的情況,他說朋友的情況不算太嚴重,向我解釋了了關于昏迷分級和表現。
經過醫生的詳細介紹,我對此有了一定了解。在此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昏迷的分級:
1、輕度昏迷:患者意識大部分喪失,對周圍事物及聲光刺激無反應,但在疼痛刺激下可出現痛苦的表情或肢體退縮等防御反應。
2、中度昏迷:對周圍事物及各種刺激均無反應,對于劇烈刺激可出現防御反應。角膜反射減弱,瞳孔對光反射遲鈍,眼球無轉動。
3、深度昏迷:患者肌肉松弛,無任何自主運動。
對于昏迷的患者,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幾種護理方法:
1、定時翻身:每隔1-2小時就要幫助患者翻一次身,這可以防止同一個部位長時間受壓,減少褥瘡的發生。同時,建議選擇透氣性好、柔軟的床單,這樣可以減少皮膚受到的刺激,對昏迷患者的皮膚有好處。
2、局部按摩:對于患者的骨骼突出部位,如臀部、腳踝等,可以用手掌或手指輕輕按壓肌肉,然后進行緩慢的揉捏和推動。對于關節,可以進行屈伸和旋轉的動作。建議每天按摩3次左右,每次時長15-20分鐘。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患者的康復。
面對昏迷的患者,我們不僅要關注其生理狀況,更要給予足夠的心理關懷。
與其家屬溝通,了解他們的擔憂和需求,給予支持和安慰。
在患者蘇醒后,也要耐心傾聽他們的感受,幫助他們逐步適應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