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的大小是決定是否需要手術的關鍵因素之一,通常當腸息肉的直徑超過1厘米時,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手術摘除。但這并非唯一標準,因為手術指征還需考慮息肉的數量、形態、位置以及患者的年齡和癥狀。
多發性腸息肉或體積較大的腸息肉可能引發腸道阻塞或出血等嚴重癥狀,此時手術摘除是必要的。對于非腫瘤性腸息肉,如增生性息肉和炎癥性息肉,雖然其癌變風險較低,但當息肉直徑超過1厘米時,也建議手術去除以防后患。腫瘤性腸息肉,如管狀腺瘤、絨毛管狀腺瘤等,其癌變風險較高。一旦出現絨毛成分,不論大小都應積極手術去除。特別是右半結腸較小的鋸齒狀息肉,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特點,也應盡早手術。手術方式的選擇需根據息肉的具體情況而定,如結腸鏡手術、顯微鏡手術、電灼切除法或開腹手術等。術后恢復時間因手術方式和個人體質而異,但一般需7至15天。
總之,腸息肉的治療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遵醫囑,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如有疑慮或癥狀持續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