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粒細胞臨床上指中性粒細胞,無法直接判斷中性粒細胞低是否為白血病,因為造成該現象的原因比較多,常見的有物理因素損傷、藥物因素、傷寒沙門菌、寄生蟲感染等,但是也不排除是白血病引起的。如果出現中性粒細胞數值異常,也應及時就醫。
1、物理因素損傷:
如果長期接觸X線、放射性核素容易損傷造血系統,所以會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平時需要保持合理的生活習慣,有利于身體恢復。
2、藥物因素:
如果長期應用化療藥物,比如順鉑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藥物成分在發揮作用的同時也會損害造血系統,所以會誘發中性粒細胞下降。
3、傷寒沙門菌:
是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患病后會使體內的產熱大于散熱,引起持續性發熱,也會伴有腹痛、肝脾腫大等現象,還會導致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異常,所以會誘發中性粒細胞持續性下降。可以遵醫囑應用青霉素V鉀片、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鹽酸環丙沙星片等藥物治療。
4、寄生蟲感染:
出現寄生蟲感染后,容易誘發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異常,也會導致中性粒細胞數值下降。可以遵醫囑應用阿苯達唑片、伊維菌素片、甲苯咪唑片等藥物治療。
5、白血病:
患病后隨著白血病細胞的不斷增值,容易導致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在急性發作期間,則會引起中性粒細胞數值下降,也會伴有貧血、出血等現象。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術治療。
無論是哪種因素引起的,都需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