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大多數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頭暈、頭痛、疲勞等癥狀,無論是否有癥狀,高血壓患者的各類靶器官損害和心血管并發病的發生風險都會大大提升,因此需要及時干預。患者一旦確診高血壓,除日常飲食控制外,建議進行持續的血壓監測,尤其是監測清晨血壓,同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進行降壓治療。
目前常用的降壓藥分為五大類,包括鈣通道阻滯劑(CCB)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利尿劑如氫氯噻嗪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等、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如厄貝沙坦等、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等。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程度、自身年齡等因素選用合適的降壓藥。從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上講,每種降壓藥的特性不同,要做到合理降壓,長效、平穩、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等因素是很重要的,臨床上優先使用長效降壓藥物,例如鈣通道阻滯劑(CCB)中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它適用范圍較廣,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都可以用,無絕對禁忌癥。分子半衰期長達30-50小時,可以超過24小時平穩降壓,同時覆蓋清晨及夜間血壓,且氨氯地平是左右雙旋結構,左旋降血壓,右旋保護血管內皮,有助于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高血壓患者平時應選擇健康的食物,比如燕麥、白菜、胡蘿卜等,也要忌煙酒,控制體重,適當運動,避免肥胖,因為肥胖的人不僅容易出現高血壓,還易出現冠心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需要特別注意。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