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小孩額頭起小米粒疙瘩考慮是過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濕疹、毛囊炎、帶狀皰疹等原因所致,具體原因要到醫院詳細檢查,然后通過藥物治療。
1、過敏性皮炎:
如果小孩攝入大量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可能會引起過敏性炎癥,受炎癥刺激,會出現瘙癢、疼痛等癥狀,也會在皮膚表面生長紅色丘疹。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鹽酸左西替利嗪片、馬來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等藥物治療,可以在飯后半小時服用,不會對消化系統造成負擔。
2、脂溢性皮炎:
由于9歲小孩正在生長發育期間,體內激素變化較大,所以會使此病發作,如果面部油脂分泌過于旺盛,會堵塞在毛孔內,形成紅疙瘩。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吡美莫司乳膏1%、他克莫司軟膏等藥物治療,每次取出適當膏體即可,不要涂抹過多,不利于疾病恢復。
3、濕疹:
是因為小孩長期生活在潮濕環境引起,容易在皮膚表面滋生細菌,形成炎癥,出現大小不一的多個紅疹,還會伴有疼痛、紅腫等癥狀。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爐甘石洗劑、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藥物治療,涂抹后不要立即清洗,不利于藥物發揮藥效。
4、毛囊炎:
平時不注意皮膚衛生,會使毛囊感染細菌,受炎癥刺激,出現脫皮、瘙癢等癥狀,會在局部分泌大量炎性滲液,堵塞毛孔,生長疙瘩。需要遵從醫囑服用頭孢地尼分散片、頭孢克肟顆粒、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治療,溫開水送服即可,不能直接吞服。
5、帶狀皰疹:
是因為感染帶狀皰疹病毒引起,主要會在皮膚里面生長皰疹物,而皰疹物與疙瘩相似。需要遵從醫囑服用阿昔洛韋片、泛昔洛韋片、鹽酸伐昔洛韋片等藥物治療,不能與其他藥物搭配服用,容易藥物中毒。
疾病治療期間,要及時安撫小孩情緒,以免抗拒醫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