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血便指的是大便中混有膿狀物質及血液,原因是腸道有炎癥或者受到外界刺激,比如細菌性痢疾,炎癥性腸病,均可以造成腸道的黏膜受損,出現膿血便。引起膿血便比較常見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感染性因素,最常見的是痢疾,其他的細菌感染或者寄生蟲,有時也會引起膿血便。
第二,非感染性因素,最常見的就是潰瘍性結腸炎,此外結腸息肉、直腸息肉、惡性腫瘤發生壞死和繼發感染后也會出現膿血便,比如便秘性結腸炎、便秘、腹瀉、腹瀉與便秘交替,排便困難會導致黏液便、膿血便。
另外肛周腫瘤除了便血、膿血便之外,還可以伴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肝轉移、肛門瘙癢等等。膿血便需要與結核性潰瘍、梅毒潰瘍、軟下疳和上皮癌等潰瘍相鑒別。其中潰瘍性結腸炎和肉芽腫性結腸炎,并發肛裂很容易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