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針灸的功效通常有驅寒除濕、舒筋活絡、調和脾胃、調和陰陽、促進睡眠等。副作用通常有引起暈針、疼痛、出血、過敏、感染等,若出現身體不適,需要去正規的醫療機構通過溫針灸的方法進行治療。
一、功效:
1、驅寒除濕:溫針灸是一種集針刺、艾灸于一體的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會產生熱量,促進血液運行,所以具有驅寒除濕的功效。
2、舒筋活絡:通過此種方法進行治療,可以刺激局部的經絡,調和氣血,對于緩解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作用。
3、調和脾胃:通過此種方法治療,還可以調和脾胃,能夠增強脾胃的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于減輕胃痛、腹痛、腹瀉等癥狀有作用。
4、調和陰陽:在治療過程中,還可以促進陰陽平衡,起到調和陰陽的功效,對于改善體質有幫助。
5、促進睡眠:治療后可以使心臟得到氣血的濡養,起到安神的作用,進而對于促進睡眠有幫助。
二、副作用:
1、暈針:在進行溫針灸治療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針刺操作,如果在操作過程中患者出現了極度緊張的現象,有可能會造成暈針,出現頭暈、目眩等身體不適,當出現以上癥狀時,應及時脫離針刺的操作環境。
2、疼痛:在治療期間,會導致皮膚組織受損,因此會出現疼痛的表現,通常無需進行特殊的治療,可自行緩解。
3、出血:治療時還會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出現出血,通常出血量比較少,因此無需進行特殊的干預。若是出血量比較大,要及時進行壓迫止血。
4、過敏:如果屬于易過敏體質,對治療時使用的器械過敏,則有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出現皮疹、瘙癢的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鹽酸左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5、感染:如果在施針過程中不遵循無菌操作,可能會引發感染,引起紅腫、疼痛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頭孢克肟分散片、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通過溫針灸雖然能夠比較有效的緩解癥狀,但并不能徹底治療疾病,因此當出現身體不適時,還需要及時就醫接受系統的檢查,明確具體的原因,配合醫生進行系統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