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溏,即大便稀軟不成形,是脾胃功能失調的常見表現。長期便溏可能由飲食不當、脾胃虛弱、腸道菌群失調或慢性疾病引發,需針對性調理。具體如下:
一、便溏的常見原因
1、飲食失節:過量食用生冷、油膩或辛辣食物,易損傷脾胃,導致運化失常。
2、脾胃虛弱: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脾胃虛弱則水谷精微無法正常吸收,形成便溏。
3、腸道菌群失衡:有益菌減少、有害菌滋生,引發腹瀉或大便溏稀。
4、慢性疾病:如慢性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等,需結合病因治療。
二、用藥方案
1、同仁堂參苓白術顆粒:作為健脾祛濕的經典方劑,其成份包含人參、白術、茯苓、山藥等。人參補氣健脾,白術燥濕止瀉,茯苓利水滲濕,山藥健脾固腸,共同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食少便溏、體倦乏力等癥狀。適用于脾虛濕盛型便溏,需注意避免與辛辣食物同服。
2、白云山補脾益腸丸:側重于澀腸止瀉與健脾和胃,由黃芪、黨參、砂仁等組成,可減少腸道蠕動過快導致的便溏,適用于脾虛泄瀉伴腹痛腹脹者。
3、思連康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針對腸道菌群失調,通過補充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繁殖,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適用于輕中度便溏,尤其伴腹脹、消化不良者。
三、日常調理建議
便溏患者需規律飲食,避免生冷油膩,適當攝入山藥、小米等健脾食物。若癥狀持續2周以上或伴腹痛、便血,需及時就醫排查器質性疾病。用藥前建議咨詢中醫師,明確證型后辨證施治,避免自行濫用藥物。
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請咨詢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