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解酒靠乙醛脫氫酶以及乙醇脫氫酶。
乙醛脫氫酶屬于肝臟分泌的代謝酶,是由兩個亞基組成,可以保護肝臟,在酒精進入體內后會轉化為乙醛,乙醛與乙醛脫氫酶相結合會氧化為乙酸,乙酸會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從而排出體外,起到解酒的效果。乙醇脫氫酶通常存在于肝臟部位,酒精進入體內后,可以促進酒精代謝,并且也可以將酒精分解為乙醛,減輕胃腸不適。
如果體內這兩種酶分泌較多,一般不易醉酒,但是如果分泌較少,可能會導致大量乙醛不能分解而堆積在體內,引起醉酒癥狀,比如惡心、心慌、偏頭痛等。但是無論分泌多少,在平時都不要喝太多酒,否則會對肝臟以及腎臟造成負擔,不利于身體健康。如果身體已經感到了不適,要及時戒酒,避免加重對身體所造成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