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馬牙主要由上皮細胞或黏液腺分泌物積留、包囊所形成,也可能與維生素缺乏、先天性免疫缺陷、遺傳代謝性疾病或口腔黏膜損傷有關。
新生兒馬牙,醫學上稱為“上皮珠”,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它通常出現在新生兒剛出生到兩個月期間,由牙胚組織增生角質化導致,表現為牙床上的白色顆粒。多數情況下,馬牙會隨著乳牙的萌出而逐漸消失,不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影響。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馬牙的形成可能與一些特定的因素有關:
維生素缺乏,特別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B族的缺乏,可能導致上皮細胞過度角化或蛋白質合成障礙,從而形成馬牙。此時,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AD滴劑、維生素A軟膠囊或復合維生素B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先天性免疫缺陷,這通常與遺傳因素有關,可能導致口腔潰瘍等問題,進而表現為馬牙。針對這種情況,可能需要采用免疫調節治療,如注射丙種球蛋白或口服環孢素軟膠囊。
遺傳代謝性疾病,這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多種代謝異常綜合癥,可能累及皮膚等多個系統。這類疾病需要遵循醫囑進行針對性治療。
口腔黏膜損傷,多由機械刺激或化學灼傷造成,可能導致局部炎癥反應和組織修復過程中的異常增生,形成類似馬牙的病變。輕微的損傷無需特殊處理,嚴重者需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復新液等藥物治療。
其他因素還包括一些不常見的原因,如某些特定的感染或藥物反應等,也可能導致新生兒出現馬牙。
總的來說,新生兒馬牙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伴隨其他癥狀或持續時間較長,建議及時就醫,以便專業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