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疾病常見的癥狀包括黃疸、肝區疼痛和消化不良。黃疸表現為皮膚和鞏膜發黃,是由于肝臟無法正常處理膽紅素所致。肝區疼痛則可能是肝臟炎癥或腫脹引起的,患者會感到肝區不適或鈍痛。消化不良則是因為肝臟分泌的膽汁減少,影響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導致食欲不振、惡心等癥狀。
全身乏力和出血傾向也是肝臟問題的表現。肝臟是能量代謝的重要場所,功能異常時會導致能量供應不足,引發乏力。同時,肝臟合成凝血因子,功能受損時凝血機制受到影響,容易出現牙齦出血、鼻出血等癥狀。肝臟問題還可能導致水腫、皮膚瘙癢和肝病面容等。水腫是因為肝臟合成的蛋白質減少,導致低蛋白血癥和門靜脈高壓所致。皮膚瘙癢則是因為膽汁淤積,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引起的。肝病面容則表現為面色晦暗、無光澤,是慢性肝病的典型表現。
這些癥狀并非肝臟疾病的特異性表現,也可能與其他疾病相關。因此,在出現這些癥狀時,應及時就醫進行檢查和診斷。
肝臟健康至關重要,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等,以預防肝臟疾病的發生。同時,對于已經患病的患者,應遵醫囑積極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以期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