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大腸炎通常是患有慢性炎癥性腸病的意思。
潰瘍性大腸炎的發病原因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也有可能與免疫功能紊亂有關,患病以后可能會導致結腸內壁出現潰瘍、紅腫和糜爛等,從而引起腹瀉、排便不規律、腹痛、排便時排出黏液或血液等不適癥狀。此外潰瘍性大腸炎還可能導致貧血、體重下降、疲勞等全身性癥狀。當出現以上癥狀時,應及時去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胃腸外科等科室就診,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完善結腸鏡檢查、病理檢查等,明確疾病的嚴重程度。目前來講,本病無法治愈,但可以通過口服藥物的方式緩解臨床癥狀,控制疾病發展,常見的藥物通常有柳氮磺吡啶腸溶片、醋酸潑尼松片、甲潑尼龍片等。
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還應注意加強生活管理,避免吃辣椒、肥肉、燒烤等刺激、油膩的食物,以免增加腸道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