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一般指的是腹部,痛經、腹部脹痛可能是飲食不當、原發性痛經、盆腔炎、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原因導致,可以通過改善飲食、熱敷、口服藥物的方式改善。當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后,應及時就醫治療。
1、飲食不當:
如果患者來月經期間經常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麻辣火鍋等,會引起痛經、腹部脹痛等癥狀,需要及時改善飲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適當的喝一些溫開水或者是紅糖水,能夠有所緩解。
2、原發性痛經:
女性來月經時,子宮內膜會產生一種叫做前列腺素的物質,當前列腺素過高時會引起子宮過強收縮,血管痙攣,進而出現痛經。此時可以使用熱毛巾或者是熱水袋,對腹部進行熱敷,可以熱敷10~20分鐘,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癥狀。
3、盆腔炎:
主要是細菌感染引起,炎癥的長時間刺激會導致盆腔充血,引起下腹墜脹、疼痛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膠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藥物治療,促進炎癥的消退。在服用這些藥物時建議在飯后的30~60分鐘服用。
4、子宮腺肌病:
患病后會導致子宮內膜腺體侵入子宮肌層,異位的子宮內膜在激素影響下發生充血、腫脹,使子宮肌層擴張引起痛經、腹脹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達那唑膠囊、孕三烯酮片、黃體酮膠囊等藥物治療,可以使子宮內膜萎縮,從而緩解癥狀。
5、子宮內膜異位癥:
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以及宮體肌層以外的部位,異位的子宮內膜受周期性卵巢激素的影響出現增生,引起腹部疼痛、腹脹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醋酸甲羥孕酮片、米非司酮片、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等藥物治療,可以選擇在飯后半小時服用。
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情,戒煙戒酒,避免經期受涼,保證充足的睡眠,不可以長時間熬夜,有利于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