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上面小腹疼可能是月經來潮、腹部受寒、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等原因引起。出現這種情況后,需要及時就醫進行檢查,然后及時配合醫生治療。
1、月經來潮:
如果正處于月經來潮期,盆腔會處于充血狀態,會誘發小腹部脹痛的癥狀,而且月經來潮時,體內會釋放前列腺素會使子宮收縮,也會誘發小腹疼痛、小腹墜脹感的癥狀,屬于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在此期間應保持外陰部位的清潔,勤更換內褲以及衛生用品。
2、腹部受寒:
如果經常吃冰淇淋、冷飲等寒涼的飲品或者沒有做好腹部保暖,經常穿露臍裝,小腹部會受到寒風的侵襲,會導致局部肌肉異常收縮,容易誘發小腹疼痛的癥狀。此時可以用熱水袋對腹部進行熱敷,能夠加速血液循環,還可以去除體內的寒氣,對緩解腹痛癥狀有幫助,平時一定要做好腹部保暖。
3、子宮內膜炎:
炎癥侵襲子宮內膜部位會誘發子宮內膜壞死,患者會出現非經期出血的癥狀,在炎癥的刺激下,還會誘發小腹部疼痛,會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鹽酸克林霉素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在此期間也應定期使用溫水清洗外陰部位,保持局部清潔,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4、子宮內膜異位癥:
該病與經血逆流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種植有一定的關系,會使子宮內膜組織異位在盆腔部位。患病后病變組織會刺激子宮,導致子宮強烈收縮,從而出現痙攣性的腹部疼痛,并且還會出現月經量增多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子宮內膜切除術、病灶切除術等手術進行治療,在術后應做好傷口部位的護理,定期使用碘伏、碘酒、醫用酒精對傷口進行擦拭處理,對預防感染有幫助。
5、子宮肌瘤:
該病的發生與體內的激素水平紊亂有關,子宮肌瘤逐漸增大時,會向下牽拉至子宮部位,出現下腹部墜脹感、腹部疼痛等癥狀,而且還會對月經造成影響,引起月經量增多、痛經等癥狀。患子宮肌瘤后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子宮肌瘤切除術、全子宮切除術等手術治療。患者在術前一定要完善相關檢查,在術后要做好外陰部位的清潔,對身體恢復有幫助。
患者在平時應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比如雞蛋、牛肉、排骨等,同時做好腹部保暖,多休息,對緩解腹痛癥狀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