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將舌劃分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邊四個區域,分別與心肺、脾胃、腎和肝膽相對應。舌尖紅赤可能提示心火旺盛,而舌淡白則可能反映心血不足;舌中部的厚膩苔常是脾胃濕熱的征象;舌根部的異常則可能與腎功能失調有關;舌邊若出現青紫斑點,則可能是肝膽氣滯血瘀的標志。
針對舌象所反映出的臟腑問題,中醫治療講究辨證施治,以下列舉三種常見情況及對應藥物:
1、若舌尖紅赤,伴有咽干口渴,可選天王補心丸,以滋陰養血,清心安神。
2、舌中厚膩苔,伴脘腹脹滿,宜用香砂六君丸,以益氣健脾,和胃化濕。
3、舌邊鼓脹,有肝郁氣滯之象,可服木香順氣丸,以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此外,舌診還需結合其他癥狀,四診合參,方能準確判斷病情。中醫通過細致觀察舌象,能夠及時發現臟腑功能的異常,為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有力支持。這一獨特的診斷方法,體現了中醫“望聞問切”的精湛技藝和整體調理的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