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擴張咯血是一種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介入治療因其高效且創傷小而被廣泛應用。介入治療不僅能迅速止血,還能有效預防再次出血,對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支氣管擴張是指支氣管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炎癥導致支氣管壁肌肉和彈性組織破壞,進而造成支氣管變形及持久擴張。當擴張的支氣管破裂時,便會引發咯血。傳統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但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外科手術創傷較大。因此,介入治療成為了一種理想的選擇。
介入治療主要通過支氣管動脈栓塞術來實現止血。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的引導下,醫生能夠精確找到出血點,并通過微導管注入栓塞材料,如明膠海綿、聚乙烯醇(PVA)顆粒等,阻斷出血血管,達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除了介入治療,藥物治療也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常用的藥物包括:
1、止血藥:如氨甲環酸、氨基己酸等,能有效控制出血。
2、抗生素:支氣管擴張患者常伴隨感染,因此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頭孢他啶、阿莫西林等來控制感染。
3、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能夠緩解支氣管痙攣,改善患者呼吸狀況。
綜上所述,介入治療結合藥物治療為支氣管擴張咯血患者提供了一種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案,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