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耳朵時感到耳道疼痛,可能是由于外耳道擦傷、局部感染、鼓膜損傷等多種原因造成的。針對這種情況,患者應根據具體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使用碘伏消毒、外用消炎藥膏或滴耳液,甚至可能需要進行鼓膜修補手術。
外耳道皮膚較為脆弱,用手或工具摳耳朵時,若用力過大,很容易損傷耳道皮膚黏膜,導致疼痛。輕微疼痛時,保持耳道干燥,待其自然修復;若疼痛劇烈,可使用碘伏消毒,預防感染。
外耳道皮膚神經豐富,摳耳朵過度可能損傷皮膚及神經,加之接觸到臟水、汗液等,容易引發細菌感染。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消炎藥。
如果摳耳朵后疼痛伴隨聽力下降、耳道持續出血,可能是鼓膜損傷。這種情況較為嚴重,需要及時就醫,必要時進行鼓膜修補手術。
此外,外耳道濕疹或中耳炎等也可能引發摳耳朵時的疼痛。對于外耳道濕疹,可涂抹激素類軟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并口服抗組胺藥物。中耳炎則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和滴耳液治療。
總之,摳耳朵導致耳道疼痛的原因多樣,患者應根據癥狀判斷原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平時應避免頻繁或不當地摳耳朵,以預防類似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