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是指腹部,拉稀是指腹瀉,寶寶腹部咕嚕咕嚕響腹瀉可能是飲食不當、寒冷刺激、乳糖不耐受、食物過敏、急性胃腸炎等原因導致,可以通過加強護理、藥物治療等方法緩解,家長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1、飲食不當:
如果寶寶在吃飯時吞入了較多的氣體,會導致腸道蠕動速度加快,出現腹部有異響以及排便次數增多的現象。需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時細嚼慢咽,不可以暴飲暴食,癥狀通常會自行緩解。
2、寒冷刺激:
如果沒有注意腹部的保暖,受到寒冷刺激后也會加快腸道蠕動,使寶寶出現腹部響,還會因為腸道蠕動異常而引起腹瀉,腹部皮膚溫度也會比較低。需要加強腹部的保暖,根據天氣變化添減衣物,也可以使用熱水袋熱敷,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癥狀。
3、乳糖不耐受:
由于寶寶的體內缺乏消化乳糖的乳糖酶,可能會因為吃了含有乳糖的食物而導致腸排空加快,出現腸鳴音亢進、腸絞痛、腹瀉以及惡心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等藥物治療,能夠緩解不適癥狀,家長也要給寶寶選擇無乳糖奶粉。
4、食物過敏:
如果寶寶對吃的食物過敏,會引發過敏反應,出現皮膚瘙癢、紅斑、丘疹等癥狀,還會使腸道蠕動異常而引起腹瀉,甚至會出現異常的腸鳴音。可以遵醫囑服用氯雷他定糖漿、鹽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鹽酸西替利嗪滴劑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抗過敏的作用。日常生活中還要遠離過敏原,比如花粉、柳絮、塵螨等。
5、急性胃腸炎:
若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會導致細菌在胃腸道內大量繁殖,還會因為炎癥刺激而出現腹痛、腹部腸鳴音、嘔吐、腹瀉以及發熱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羅紅霉素顆粒、阿莫西林顆粒、蒙脫石散等藥物治療,能夠促進炎癥消退,恢復期間也要給寶寶多喝一些水,以免發生脫水的現象。
家長在平時需要注意寶寶護理,避免過度緊張或焦慮,還要遵醫囑正確用藥,不可以擅自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