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通常治療糖尿病,但藥物作用發揮的比較慢,必要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西藥治療。
糖尿病在中醫中一般指消渴,中醫認為發病的原因可能與情緒失調、飲食失節等因素有關。患病以后會引起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等癥狀,有些患者還有可能會同時出現口渴、乏力等癥狀。患病后中醫師通常會以清熱潤燥、養陰生津等為主要治療原則,為患者開具處方,可以遵醫囑使用葛根、知母、黃連、黨參、白術、枸杞子等中藥治療。但需要長期使用以上藥物才能夠達到比較好的效果,為了防止疾病在短期內出現進行性加重的情況,患者應及時在醫生指導下通過口服西藥的方式控制疾病發展,比較常見的藥物通常有鹽酸二甲雙胍片、格列齊特緩釋片、阿卡波糖片等。
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還需要注意加強生活管理,尤其要注意飲食,應避免吃冰激凌、蛋糕等含糖量高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可以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鍛煉,比如可以慢走、慢跑等,能夠促進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從而有利于控制體內的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