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息肉是女性常見的一種良性病變,通常由子宮內膜局部過度增生導致。當面對1cm大小的子宮內膜息肉時,是否需要手術取決于多種因素。
1、如果息肉未引起明顯的臨床癥狀,如陰道不規則出血、月經量過多或影響受孕等,可以選擇暫時觀察。因為小息肉有一定的自然消退可能性,一年內約有25%的小息肉能夠自行消失。
2、若息肉已引發臨床癥狀,如月經間期出血、絕經后陰道出血等,或者患者有生育需求,手術治療則成為必要。手術方式通常選擇宮腔鏡下的子宮內膜息肉摘除術,這種微創手術對患者損傷小且恢復快。
3、藥物治療也是一種選擇,尤其是對于那些有手術禁忌或不愿手術的患者。常見的藥物包括地屈孕酮、黃體酮等激素類藥物,它們有助于觀察息肉是否能在藥物治療下減小或消失。但需注意,藥物治療的效果因人而異,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總的來說,子宮內膜息肉1cm是否需要手術,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醫生的建議來綜合決定。無論采取何種治療方式,患者都應保持規律的作息、注意私處衛生,并積極治療可能存在的原發疾病,以降低息肉的發生和復發風險。如有任何疑慮或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科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