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腓骨骨折脫拐標準首先要復查X光片,看有沒有新的骨痂形成,看骨折端的骨折線是否已經模糊。患者可以在原地不扶拐站立,之后再慢慢脫拐,逐步脫拐走5步、10步、20步。如果行走順利,就是可以逐漸脫拐的標準。
脛腓骨骨折術后1周左右就開始扶拐或者助行器免負重地下地走路。隨著時間的延長,1個月后開始負10kg左右的力量,進行部分負重行走。8-12周的時候,就可以負全重行走。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恢復正常走路以及慢跑,或者進行體育鍛煉。
患者在負全重行走之前要拍片子,觀察骨折的愈合情況。脛腓骨骨折是下肢比較嚴重的一種骨折,軟組織情況也比較差,所以應該進行早期的功能鍛煉,能夠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避免關節僵硬和肌肉的萎縮,還能夠減輕腫脹,促進血液循環,為骨折愈合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脛腓骨骨折絕大部分都需要手術的治療,用鋼板或者是髄內釘治療。內固定之后,骨折具有一定的強度,在術后早期只要能夠耐受疼痛,就應該免負重下地活動。活動多之后,下肢的腫脹可能會加重,但通過夜間的休息腫脹會逐漸減輕。通過反復地下地活動刺激,這樣能夠使肢體適應這種狀態,有利于骨折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