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瘡屬于一種常見而嚴重的并發癥。它主要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導致血液循環障礙,進而引發組織壞死。那么,壓瘡究竟是如何分期的?又有哪些臨床表現呢?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壓瘡根據其嚴重程度可以分為六期:??
??Ⅰ期壓瘡,這一時期皮膚完整,但會出現壓之不變白的局限性紅斑。Ⅱ期壓瘡,部分皮層缺失,表現為淺的開放性潰瘍或者完整的、破裂的血清性水皰。Ⅲ期壓瘡時全層組織缺失,能看到皮下脂肪暴露,有腐肉存在。Ⅳ期壓瘡全層組織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不可分期時壓瘡全層組織缺失,潰瘍底部有腐肉覆蓋或者傷口床有焦痂附著。到了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期,壓瘡皮膚呈現紫色或褐紅色,伴有充血性水皰和局部疼痛。
壓瘡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以下是三種常見的表現:??
??疼痛:當壓瘡發展到一定程度,周圍神經受到刺激和損傷,就會引發疼痛,疼痛程度從輕微不適到劇烈疼痛不等,并且一般位于受壓部位。
??水皰:局部壓力過大時,毛細血管破裂,會使血液外滲積聚于表皮下方形成水皰,這些水皰大小不一,里面裝有透明或淡黃色液體。
??異味:在不可分期,由于大量壞死組織的存在,細菌滋生繁殖,分解壞死組織會產生難聞的氣味。
壓瘡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以下是幾個主要的原因:??
??長期受壓:壓力是引起壓瘡的主要因素。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或臥床不起,會導致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受阻。
??潮濕:患者出汗、大小便失禁等會導致皮膚處于潮濕環境。潮濕會使皮膚的角質層軟化,降低皮膚的抵抗力,可能會導致細菌滋生繁殖,增加了壓瘡感染的可能性。
??摩擦力:患者在床上移動身體或被搬運時,皮膚與床單、衣物等表面產生摩擦。摩擦力會損傷皮膚的角質層,使皮膚的屏障功能減弱,容易引發炎癥反應,增加壓瘡的發生風險。
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的日常護理措施,請見圖了解。希望通過這些知識的普及,能夠讓大家更好地預防和應對壓瘡這個健康問題。??